第377章倭国陆海两军的隔阂 (第1/2页)
明治维新后,倭国开始建设近代陆海军,天皇将陆军的权力交给了长州藩,海军的权力交给了萨摩藩。
由于长州藩和萨摩藩之间,在以前就一直有矛盾,这也为日后倭国海军和陆军的矛盾埋下了种子。
因为倭国领土狭小资源有限,所以海陆两军为了自己的发展,不断争夺有限的资源。
除此之外,在一些武器装备的研发上,日本海军和陆军往往各自为政,他们各自设立自己的研发机构。
这其中最值得说道的,那就是倭国海军和陆军,在军用飞机的研发上也各自为政。
倭国至少具备年产两三万架飞机的能力,但由于两军内斗,一年只能生产数千架。
就连飞机的内部构造,和仪表也各有不同,日倭国陆军的飞行员不会驾驶海军的飞机,海军飞行员也不会驾驶陆军的飞机。
除了飞机之外,倭国陆军正在自己建造航母,而海军同样也能自己生产坦克。
陆军的螺丝往左拧,海军的螺丝则向右拧。
如果某种武器口径海军用过了,陆军绝不采用,反之亦然。
基于此,日本海陆两军制造了各种口径奇怪的“神炮”,这让双方的后勤很是繁杂,为他们的失败埋下了伏笔。
不过话说回来,这次的进攻上海,那是海陆两军反复商议探讨过的。
毕竟这上海是个国际化大都市,有着大量的西方势力在其中,同时有着重要的战略地位。
一来上海是扼守长江和南京的门户,是中国当时的工业基地、金融贸易中心和交通枢纽。
而上海港口也很接近倭国,是倭寇视为侵略华夏的入口要道。
控制上海,既能扼住中国内地的咽喉,又能使其丧失经济中心的机能,切断其对外联系。
正是因为这些,倭国海陆两军才能暂时放下成见,联合出击企图迅速占领上海,并阻击可能的到来的支援部队。
...
所以,当这支舰队的最高负责人,海军大将长谷清川,在得到陆军马鹿的求援之后,还是不情不愿的安排了空中支援。
不过由于视线不好,所以他们的飞机并未携带航弹,而是携带了不少燃烧弹和汽油弹。
就在长谷清川安排战机起飞之时,正面战场此时,已经是僵持了很久,他们为了夺回丢失的阵地,那是进行了多次强攻。
然而在安民军那充足的火力,以及合理的防御工事的加持下,他们并未占得半点便宜,每次都被轻松击退。
而在几次进攻之后,这些倭寇总算是不再头铁,继续尝试强攻了。
而是有意识的,派出小股部队进攻,其目的当然不是想夺回阵地,而是打算做好标记,给海军飞机做引导。
而这次带队发起这场战斗的人,正是江有孝,他在发现敌方改变战术之后,立刻就向后方发送了电报。
而江黎在接到这消息后,很快就反应了过来,立刻下令破坏他们防止的标记,免得被倭寇的飞机轰炸。
而将有孝在得到命令之后,也是被吓了一跳,立刻安排人破坏这些标记,双方就这样再次爆发了,规模更小但更加惨烈的战斗。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