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23章 咱们工人有力量 (第2/2页)
而且有了这些基础,能搞的事情,可就多了,比如自动化人的最爱——单片机。
不过不论是CPU化的DJS-59也好,还是单片机也好,都还需要时间,至少得等两样东西。
——集成电路工艺的真正成熟、芯片的完整设计。
尤其是单片机,这东西看起来和通用CPU差不多,但是在当前的运算速度之下,最好使用另外一个结构——哈佛结构。
相对冯.诺依曼结构来说,这个结构的效率更高一些。
这些都是后话,现在的当务之急,是把光刻机投入到集成电路工艺中去,尽快让整条集成电路的工艺成熟,至少先生产出一定数量的基础数字逻辑芯片,让大家用起来。
别看这东西基本全手工,但是产量在这个年代来说并不低了,当然,和后世全自动光刻生产线没得比。
按照一片逻辑电路芯片使用5mm*5mm硅片面积来粗略计算的话,一片130mm晶圆能生产出500枚芯片来。
别看5*5这个面积很小,实际上在10μm工艺下,它几乎能生产类似74全系列的数字逻辑芯片了,大部分数字逻辑芯片最耗费硅片面积的部分,其实是它的线路引出的压接点。
如果说CPU、单片机都还有那么一点遥远的话,那对于大部分常用数字逻辑电路来说,到了这个阶段,制约它的就主要是芯片的设计速度有多快了,毕竟数字逻辑电路这个家族实在是有些庞大。
对于这个事情,高振东倒是早有安排。
穿着防护服,又在超净室内,这让高振东不太方便宣布样机已经成功。
看着玻璃窗外焦急的全体光刻机课题组同志,不忍他们久等的高振东灵机一动,拿起纸笔,写下了三个大字。
“成功了!”
高振东拿起这张纸,对着超净室内和外面的所有同志打着转展示了一圈。
如果说超净室内的同志对于结果已有所预料而显得镇定一些的话,那窗外那批因为信息差而处于未知之中的同志,看见这三个字就欢呼雀跃起来。
“成了成了!”
“终于成功了!”
“这个东西很重要吧,你看高总工都那么着紧。”
“那可不,我估计这个啊,至少又是一个科技奖。”
“没想到我车了一辈子的铁疙瘩,临老来,还能搞科学了。”
“我也没想到啊,叮叮咣咣了一辈子,到现在我都不相信这个东西里面也有我的份儿。”
“你这就是心太小了,你没听上面说嘛,咱们有的是力量。”
“是是是,你心大,那特么你手抖个啥?几十年的老伙计了,谁还不知道谁啊。”
外面的同志们说着笑着,不知道是谁起的头,慢慢的齐声唱起了一首歌来。
“咱们工人有力量,嘿,咱们工人有力量……”
“……”
“改造得世界变呀么变了样,哎嘿!”
“……”
“为了求解放!哎~嘿!哎~嘿!”
“……”
歌声中有男有女,有老有少,有拿铁锤的,也有拿书本的,有的站在机器边,有的身处电脑前……
简洁明快,铿锵有力的歌声在光刻机试制车间中响起,声震四壁。
随着最后一声“嘿!”落下,所有的同志站在一起,看着高振东,热烈鼓起掌来。
高振东满脸喜色,等大家稍微安静下来,他示意试验人员关机收尾,走进隔间脱下防护服。
从超净室中走出来后,高振东安排了一位同志去张罗吃饭的事情,规矩不能破,哪怕只能吃糠咽菜,也得聚一顿,更别说现在比吃糠咽菜可强多了。
然后他转身对马娟道:“马娟,你继续多做几组试验,看看稳定性怎么样。然后你和易师傅准备准备,这台设备接下来需要转场,你们整个组除了做好转场准备之外,还要做好准备,核心骨干要到相关的兄弟厂去支援一段时间。”
接下来的事情,自然就是将设备迁移到1274厂去,在那里,作为关键节点,直接融入到整套的集成电路工艺中。
在这个过程中,不论是制造、安装、调试、使用的课题组骨干成员,都得入驻1274厂,应对各种环境问题和突发状况,一直要到光刻机在1274厂的同志们手上用熟练了,才能撤回来。
两人点头应是,高振东看向各位同志:“那啥,虽然大家都知道了,但我还是正式宣布一下吧,哈哈,GK-61接近式10μm光刻机,成功了!同志们辛苦了!现在先享受一下成功的喜悦吧,中午老规矩,老规矩,大家懂的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