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8章 宁可人等设备,不可设备等人(4k章) (第1/2页)
大家好一通忙活,爆炸反应装甲可不比复合装甲,每次都是要人全部躲好的,尤其是弹丸来袭方向,人家反的就是这个方向,而且每试一炮,就要重新更换主装甲块上的爆炸反应装甲。
几轮循环,台架上的火炮又是“轰轰轰”的一阵怒吼之后,所有人看着不说毫发无伤吧,至少也是巍然不动的复合主装甲块,主装甲块上面有明显的烧蚀、爆炸痕迹,但是除了这些痕迹之外,装甲表面本身并无明显伤痕。
不过也就是现在的被帽穿甲弹和脱壳穿甲弹性能还一般,在爆炸反应装甲里面呈“V型”布置两块抛射装甲板就能有很好的效果,这也是日后大毛子“接触-5”破穿双防反应装甲的路子。
换成日后的APFSDS弹,就要吃力很多,注意,是吃力,不是不能防。
何总对着关总开玩笑:“你这爆炸反应装甲不行啊。”
关总斜眼看着他:“怎么个不行啊?”
嘿,你个老东西,不服输是吧?
“对伴随步兵伤害大啊。”
“可是它轻啊。”
“轻型装甲车辆不能用啊。”
“可是它轻啊。”
“用一次换一次啊。”
“可是它轻啊。”
“你能不能别说它轻这个事儿了?”
“你没打穿我主装甲!”
“得,你还是说它轻吧。”
用玩笑话发泄了一通心中的喜悦后,关总对何总道:“有空去趟京城吧,那個小伙子肚子里真有东西,我有预感,你去一趟回来,没准就翻身了,哈哈。”
丝毫没有因为向一个比自己小很多的年轻人请教,就感觉丢脸。
在他看来,要是因为端着架子,搞不出东西,那才叫丢脸。
说到最后,关总还是没忍住调侃了何总一句,舒坦啊舒坦,好久没在这个老家伙面前这么扬眉吐气了。
何总听了,也没接话,转过头:“那谁,查查我们最近的空余时间是什么时候,买火车票,我们去京城。”
说完,转过头对着关总:“老东西,你等着!”
两人相视,哈哈大笑。
——
十二机部运算所,所长和总工,还有一批骨干研究人员,正围着高振东的晶体管计算机,手拿材料,在小心的研究,啧啧称奇。
虽然高振东要星期六才能来开展工作,可是他们并没有想着“等、靠、要”,而是先组织人员,熟悉装备和说明材料,这样等高振东一来,他们就能以最快的速度跟上高振东的思路和脚步,更快实现设备的量产和使用。
如果是特殊渠道引进的设备,恐怕他们都已经开始上手测绘画图了。
不过这个不用,设计资料齐全详实,其缔造者很快就会来配合工作,就不用那么冒险拆机了,先自行熟悉设备就好。
说是说明材料,其实其中很大一部分都算是设计资料了,一群建国以来第一代的计算机研究人员凑到一起,看得如痴如醉,虽然还有相当一部分需要学习消化,现在还不太懂,可是单单看懂的那一部分,就让他们大呼绝妙。
但是大家只是看,并没有伸手,还是等设计者过来了再说,这种原理样机,一般在使用上都有很多稀奇古怪的小门道,没弄清这些小门道,很容易出问题,欲速则不达嘛,他们懂。
就在大家正在看的时候,来了一些人,十二机部的领导带人来了。
看见屋子里围了一大堆人,却没看见东西,心里纳闷,不是汇报说计算机已经迁移过来了么。
这就是他被电子管计算机那庞大的体积影响,形成的固有印象了,哪儿知道高振东的晶体管计算机就那么几个半人高的小柜子啊。
他叫了一声运算所的厉所长,厉所长和池总工一起转过头,叫大家先停下,迎了上去。
等众人分开,十二机部的领导才看见人群中那几个小小的机柜。
还不等厉所长他们开口,他先开口了,还好,经历过战争风浪,表情很沉稳:“这就是那台计算机?”
厉所长和池总工点点头:“是的,就是它。”
领导抹了抹脸,掩盖住自己揉眼睛的动作。
突然,他几步冲过去,看着这堆宝贝。
手一伸:“说明材料?”
厉所长连忙把材料交到他手上。
具体的技术细节当然来不及看了,领导就看了最基本的技术参数。
看完之后,一脸的笑意,挥了挥手中的材料:“这上面的基本参数,你们都核实过?”
池总工道:“时间有限,核实了部分,核实的那部分,没问题,尤其是运算速度。”
“成本是多少?”十七机部的机要通报上没有这个东西,这种事情厉所长他们也不可能在口头汇报上说。
厉所长:“据研究人员预估,元件费用,是在15万到17万之间。”
“多少?”领导第一反应,觉得他们不是听说的,而是看的文字材料,才会少看一个零。
“元件费用,15万到17万。”池总工又重复了一遍。
领导一转头:“那还等啥?赶紧,把研究人员都调到这边来,量产!量产!必须量产!”
至于有没有其他什么缺陷?他不在乎,哪儿还有什么缺陷,没有!
这性能,这体积,这价格,不马上量产那是犯罪!
机要通报上那些还看不见的好处都不用管了,就这三条,就足够。
厉所长一脸难色:“调不过来,而且今天研究人员休息了,后天才能过来。”
领导看着厉所长:“开什么玩笑?我找十七机部的老X去,我不端他窝子,要一半人过来,总没问题吧。”
厉所长一脸苦哈哈的样子:“领导,没法要一半,这东西,就是他们第三轧钢厂的高振东同志一个人弄出来的,他们当宝贝一样,看得紧得很,我要人的话还没说完,差点儿没被十七机部的领导赶出来。”
领导楞住了,机要通报上的话,他以为是高振东同志带着一帮人搞出来的,没想到就一个人:“这怎么可能?”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