洛克之路 (第2/2页)
他形容杨积庆血统半汉半藏,中等个子,身材修长,气质不凡。他聪明睿智,目光中透露出敏锐与深沉;衣着时髦,在卓尼这个相对封闭的地方,他是唯一穿着考究的人,总是以得体而精致的形象示人。“他对于外界有惊人的独到见解”,虽身处甘肃这片相对偏远的土地,但“眼界开阔,精明能干,掌握国内外的政治局势”。他时刻关注着世界的变化,对各种局势有着清晰而准确的判断,展现出了非凡的智慧和见识。
柳林镇热闹非凡,人来人往,充满了生活的气息,这里是卓尼县政府所在地。在洛克居住在卓尼的那两年,这里已经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。
杨土司是一个勇于尝试新事物的人,他积极推动着卓尼的现代化进程。在卓尼,他架设了首部电话,让这个偏远的地区与外界建立了更加便捷的联系;组装了首台 500 瓦发电机,为当地带来了光明和动力;还创办了卓尼高等小学,也就是现在的柳林小学,为孩子们提供了接受教育的机会,开启了知识的大门;同时在禅定寺创办了“卓尼喇嘛教义国文讲习所”,促进了宗教与文化的交流与融合。
对于这个思想开明、积极进取的新派土司,洛克充满了好感和敬佩。而杨土司对这位来自异国他乡的考察家也非常欢迎,对洛克在卓尼一带的活动尽量提供方便给予配合。当洛克在考察过程中资金告罄,陷入困境,杨土司甚至慷慨解囊借债于他,帮助洛克解决了燃眉之急,让他能够继续自己的研究和探索。
由于土司的大力支持,洛克得以深入细致地考察了土司辖区的山川河流及植被情况。他翻山越岭,穿越丛林,仔细观察每一种植物的生长环境和特征。他还全程参观拍摄了禅定寺一年中各种法事活动,用镜头记录下了那些珍贵而独特的宗教仪式和文化场景。
洛克还为美国国会图书馆购买了卓尼版大藏经。这部珍贵的《大藏经》足足装了 92 个箱子,规模庞大。为了将其安全运走,人们用马队驮至兰州,然后通过邮寄的方式发往美国。然而,在运输的过程中,几经周折,遭遇了许多困难和延误,拖沓一年多后,才于 1928 年终于安然无恙地运抵华盛顿。
令人惋惜的是,在洛克走后的 1928 年底至 1929 年初的这个冬天,禅定寺遭受了兵乱,两次被烈火焚烧,遭受了严重的破坏。卓尼版《大藏经》刻板也在这场灾难中被毁,化为了灰烬。幸运的是,洛克所购买带走的卓尼版《大藏经》成为了最后的绝版,如今被作为经典藏品收藏在美国国会图书馆亚洲分馆,成为了珍贵的文化遗产。
林泽云一行驱车沿着洛克之路前行,即柳林镇向西,先经过麻儿沟,那里草木繁茂,生机勃勃;再经过拉力沟、卡车沟,领略不同的自然风光。接着向西到达车巴沟,沿着车巴沟逆洮河而上,河水奔腾,气势磅礴。抵达光盖山主峰久波隆,感受其雄伟壮观;穿越“石门金锁”,继续向西沿河谷行进即到扎尕那山,那里宛如世外桃源,宁静而神秘。